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于珈唯”的名字,会发现这么一篇旧闻:“海河中学初一十班的于珈唯,刚刚入选火车头足球俱乐部,13岁的他将告别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故事的开头,就要追溯到2006年的这篇报道:于珈唯是海河中学田径特长生,自幼喜欢体育和足球。他曾经获得天津市河西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800、1500米冠军……
他当年“转会”火车头的事迹,让其成为海河中学的风云人物,有报道记载,“于珈唯成了学校的焦点人物,同学们纷纷请他签名,并赠送他小礼物。”
知识分子家庭中走出的足球健将
于珈唯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父母虽是工薪阶层,但家中亲戚多是知识分子。母亲那一辈有教书的,和自己同辈的姐姐,则是出自知名的浙江大学,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出了一个酷爱足球、坚持足球道路的“硬汉”。
“如果不选择踢球的话,也许我也会做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但自从选择走上这条路,我就从未想过改变。”聊起过往,于珈唯很坚定地说。
小时候,父母周围的很多人,对于小珈唯学习踢球都不赞成。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都认为,读书才是一条正路。对于足球,特别是职业足球,起初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条路行得通吗?”
但于珈唯从小很有体育天赋,在河西土城小学时,就展现出不同常人的运动细胞。恰好那所学校的足球氛围很浓,也培养出了诸如左树声、刘云飞等知名津籍国脚。
于珈唯觉得,这就好像一种命运的安排,“我是参加兴趣班被学校教练选上的,然后一步一步踢到今天。某种程度来说,正是从小在土城小学受到不少的熏陶和渲染,坚定了未来走下去的决心。”
从小一路走来,他其实吃了很多苦头。20岁参加全运会那年,当一些同龄人已经可以在中超拿到百万年薪时,于珈唯每个月还只能赚到800块。火车头的基地条件也很破落,食堂每顿饭只做两道菜,清汤白水也是常有的事。
住的条件同样不太理想,六七个人挤在一起上下铺,打开宿舍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怪异的汗味。但那段岁月,反而让于珈唯迄今难以忘怀,“大家当时非常单纯,就是想要好好踢球,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所以没有计较这些外在因素,就是想要朝着更高的平台奔一奔!”
坚定足球道路从未想过放弃
全运会后,很多当年同自己并肩奋战的小伙伴们,一个接着一个选择了放弃。于珈唯是少有坚持到现在的“幸运儿”,哪怕是当初和他一起加盟到青岛海牛的刘润泽,三年前也投身空调销售行业。“我俩当初在青岛还住在一屋呢。现在回过头看,心里面挺不是滋味的。”
前些年,火车头这批93/94年龄段球员曾经组织一次聚会,于珈唯难得地见到很多老朋友。“好多人都放弃了,也不踢了,我真心感觉挺可惜的。但大家聚在一起时,难免还会议论很多足球圈的事情。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对于足球还是有情怀、有不舍,有一种爱在里面。”
关于这些,于珈唯曾被问及,“难道你就从未犹豫或者反思当初的决定?“我没犹豫过,真的,我要犹豫的话,就不可能踢出来了。”他很坚定地答道。全运会以后,有不少球队找到于珈唯相邀加盟,他对自己的认知却很清晰,于是选择了青岛海牛这样一支中甲新军。
“我要走下去,就要走得扎实,每一步都要稳稳的。”他也明白,从一个级别联赛“跳”到更高级别打拼,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我给自己订下的目标,是第一年踢上5-8场中甲,但也做好了一场不踢的准备。”
后来,于珈唯很快在青岛队踢上比赛,第二年便成为队中主力。他终于找到一种职业球员的感觉。直至现在,成为昆山FC的队长,“我觉得,人这一生既然做出选择,就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从头到尾把它做好。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原则。”现在他的成功,也让当初怀疑他的人们,有了思想上的转变,这让于珈唯倍感欣慰。
成为队长肩负重大责任
现在,于珈唯是昆山FC的队长,“去年刚加盟时,我还不是队长,既然当上队长,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和大家一起前进。”
来到昆山FC前,于珈唯的职业生涯有点颠沛流离,这一下子戴上队长袖标,他的感觉有点与众不同,“带上袖标和不带上袖标的责任感,肯定是不一样的,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昆山FC不赢球时,他会非常着急,他也能够看得出球队的短板之处,以及每一场比赛的问题所在。身边的人对他的形容是,“一个性格要强的男子”,而这个队长袖标,也让他更加在乎自己之于整个团队的功和过。
今年昆山FC上来第一场便遭遇开门黑。主场0-2输给江西联盛,这是于珈唯想都不敢想的开局,“反正挺遗憾的,也觉得输得有点窝火。机会其实并不少,但就是欠缺一点运气,可能这就是足球吧。”但同时这场失利,也让他意识到中乙目前的激烈程度。“输了一场比赛,反而让我们更加铆足了劲,更加怀有一种‘必须要赢’的心态!”
不负队长之重犯错主动道歉
而在过往三个多月,发生在于珈唯本人身上的两件事,也再次显现了他不负队长之重。第4轮球队主场对阵苏州东吴,于珈唯开场的一次失误,造成昆山FC率先失分。尽管后来逆转取胜,但在赛后,他主动向球队道歉。
“遇到困难、犯了错误的话,就要勇于承认,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具有的担当。”他说,自己不是一个甘于逃避的人。“之所以道歉,其实想法很单纯。就是觉得丢的这一个球,有我的责任在里面。但即使那场球没赢下来,我也会找到教练。每个人犯错都很正常,既然我犯了错误,就会承担责任,我也敢去承担这个责任,我也不会逃避!”
后来于珈唯说道,他当时确实有点心理负担。因为率先失分,可能会给团队带来更大的困难。而随后第10轮对阵武汉三镇时,这种心理又一次作祟。结果上半场踢到一半,他就因为一次战术犯规被红牌罚下,这也是于珈唯职业生涯首次染红。
“当时第一时间我没走上看台,而是停在球员通道口,注意那次任意球的结果。”他回忆称,“第一想法就是对方千万不要进球,否则这张红牌就太冤了!”所幸武汉三镇队没有抓住机会,于珈唯也总算松了口气。他表示,“如果是红牌加丢球,损失肯定是无法承受的。决定犯规的那一瞬间,想法就是不让球队过早失分,因为我们队很不擅长踢逆风球。”
他后来也有反思,究竟这样犯规是对是错?“也许我不碰他从而继续追球,可能会更好?”他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能会拦下来,但也有可能拦不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赌博。”但于珈唯也说,如果下一次再会遇到类似情况,他会基于更安全的方式作出决策。
停赛的那段时间,于珈唯也有很深的反思。从另一角度出发,他很感谢这段经历。“停赛带来一个缓冲期,也给了我一些时间加强自己。”他总结称,一是心态上的调整、二是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再有,就是尽可能踢出最佳状态。“那段时间,主要是针对个人技术特点的补强。我知道球队处于逆境,此时就更有必要提升自己,在场上展现出一股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
很快在回归之后的第一场,于珈唯就以两个助攻,率队3-1击败湖南湘涛,一举终结5场不胜的尴尬。他说,这是一扫多日以来阴霾的释放,“我希望这是球队走出低潮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刻,他期盼一直引领大家奋武扬威。
留洋澳超成人生宝贵财富
虽然身在中乙,但于珈唯是个有梦想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踢上中超,甚至进入到国家队,我有这样的心!”面对记者,他丝毫没有掩盖那颗初心。“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他淡淡地说。
其实,于珈唯曾在2014年底两度入选中国国奥队,这是他很难得的经历,“首先,这是一种荣誉,因为胸口的国旗和队徽。再有就是非常开心,当时觉得能到国奥队,就是抱着过好每一天的心态去展现自我。”
时隔多年,当昔日的国奥队友们大多驰骋中超、中甲之际,于珈唯并不觉得落后别人多少,“我觉得我不比他们差,而且现在我还不到26岁,未来还长着呢,我会继续努力,终究要实现当初的梦想。”
外界不为人知的是,在2015年底离开青岛海牛后,于珈唯有一段时间从中国足坛,突然销声匿迹。那时候,他踏上了南下澳大利亚之旅,目的地是澳超纽卡斯尔喷气机队。这次留洋经历,让于珈唯对于足球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
“澳超的对抗节奏,以及当地球员运用身体的能力、脚下技术的传接,都和中国球员很不一样。可能澳超球员的技术不是很细,对于足球的敬业精神给我感触很深。那里没有升降级,但在每一场比赛,大家都是拼得很凶。还原到足球本质的东西更多一些。”
用于珈唯的话来说,澳超球队一个小时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几乎相当于很多国内球员两个小时的训练,“那种强度放在国内,都是很少见的,是一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状态。”
而另一个让于珈唯心悦诚服的,是那里的运动员对待足球的态度。每天训练前2个小时,队员们就会纷纷来到基地,或是进行治疗,或者热身活动,或者为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保护措施。
“这是一套很标准的工作流程,只有所有流程结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地展开训练,当地真的特别职业。”于珈唯感慨道,“这也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可以说在澳超那一年,对于我未来的足球生涯,是一件很宝贵的东西。”
最大心愿为昆山实现梦想
从小学球开始,于珈唯就有一个留洋梦。他希望真正感受到国外足球的先进性,然后学以致用,再进一步提升自我,“这是不一样的经历,也确实是一种特殊的体会。”从澳大利亚回国后,于珈唯觉得,自己的上进劲头明显比以前更足,对于这份事业也是更加在乎。“2019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和努力,帮助昆山FC冲上中甲,对待这个目标我很坚定。”
而在内心之中,他也期盼,能够有机会再一次穿上国字号战袍。“池忠国和范晓冬,不都是快30岁才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吗?”他直言,自己找到了不懈奋斗的榜样,“我觉得我并不比别人差,年轻的时候多经历一些,积攒宝贵的经验,就是为了以后的成功先做一些铺垫。我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就像我选择踢球一样,还会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一种对待足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