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很少有专业足球场?
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足球迷长久以来所纠结的。每当有中国试图申办亚洲杯、世界杯之类的新闻出现,总会有球迷评论“多建点专业足球场”。那么,足球迷为何这么热衷于“专业足球场”,而中国为何又如此缺少专业足球场?
专业足球场有什么好处?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专业足球场的优势在哪。
相比于综合性体育场,专业足球场没有跑道。这样一来,观众和球场的距离会缩短。来到现场看球的球迷,正是为了感受“现场感”。离场地更近,无疑会加强这样的现场感。
虹口足球场,中国较少见的专业足球场
不光是中国球迷,欧洲球迷也很重视这样的“现场感”。西汉姆联队从厄普顿公园球场搬到伦敦碗之后,正是因为伦敦碗的场地离观众席远,引发了一些球迷的不满,表示即使主场容量更大、球迷更多,但球场气氛受到了影响。
另外,专业足球场从外观上看确实非常漂亮,在电视转播当中也能够最大程度将看台上球迷的画面囊括进去。这样一来,即使是在电视机前看,也会有很强的“现场感”。
由于大多数中国球队都在综合性体育场比赛,一旦有中国的足球赛事在专业足球场上演,球迷就会立即感到整场比赛都“高大上”了起来,且不论踢得怎么样,看上去就像欧洲联赛。
可是,如果要在中国建立许多专业足球场,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谁来建专业足球场?
既然说要建专业足球场,就涉及到一个谁来建的问题。
在中国,除了河南建业的航海体育场,大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是没有属于自己的主场的。他们只是每年租赁体育场进行比赛,体育场的经营是不归俱乐部负责的。
郑州航海体育场属于建业俱乐部,这在中国属于极少数情况
因此,城市里有什么体育场,俱乐部就会租什么体育场。如果这个城市没有专业足球场,你又想在专业足球场里比赛,那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当地政府建一个,要么俱乐部建一个。
指望中国俱乐部自己建一个足球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建一个足球场,要花费的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多数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又没有盈利能力,让他们拿出一大笔钱,旷日持久地建一个专业足球场,有没有可能性?有没有必要?能带来多少收益?考虑完这三个问题,大多数俱乐部都会觉得:我为什么不继续租用已有的体育场呢?
何况,你自己建足球场,上边也得给你批才行。
当然,恒大、上港和曾经的权健,这些比较“壕”的俱乐部都提出了要建自己的新球场。可这对于大多数中国俱乐部来说并不是常态。
上海浦东足球场概念图
其次,现在中国大多数大城市,想在黄金地段建立新的专业足球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早已经没有空间了。真想建,也得往城市的边缘地带寻找空地。这些地方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不但影响球场的招商,也影响主场的上座。天津泰达在城市核心区域的水滴体育场比赛,来的观众就往往比在团泊的专业足球场比赛时要多。像上海虹口足球场这样位于市内的专业足球场毕竟是少数:况且虹口足球场也是综合性体育场改的。
如果指望当地政府去建立专业足球场也是不现实的。上马一个工程,要考虑到这个工程的功能性和利用率。为什么很多城市都有“奥体中心”?“奥体中心”的核心是“中心”,意思就是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馆聚集地。这里可以进行足球、田径、篮球、网球、游泳、乒乓球等多项运动,如果承办综合性赛事,“奥体中心”会立即派上用场。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既可以举办足球赛事,也可以举办田径赛事(有时候还要办演唱会),场地的利用率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也能最大限度收回成本。毕竟场地的维护也是巨大的一笔费用,你不可能要求在一个奥体中心里修一个专业足球场,再专门搞一个田径场。指望当地政府修一个专业足球场,然后直接给当地足球俱乐部当主场用(凭什么???),这样的想法就更加异想天开了。
我们也看到了今年成都龙泉驿足球场的窘境:这个球场是为了2004年亚洲杯修建的专业足球场,但因为长期闲置、疏于维护,硬件设施老旧,甚至今年的草皮情况都无法确保他们顺利承办四川九牛和成都兴城的主场比赛。九牛又把主场暂时迁回自贡,兴城的主场比赛日一再地推迟和对调。
鸟巢举办冰雪运动的场面。综合性体育场不光为足球而生
说到这儿,我还想说一件事:总有球迷说,某某俱乐部经营困难了,政府为什么不管,政府为什么不支持,政府托管不就完了么,政府为什么不牵头成立一个俱乐部……
这种事在欧美真正成熟的职业足球市场里,和天方夜谭一样。职业足球,自负盈亏,自我经营。政府只能给你提供便利,不能说什么都让政府管,你俱乐部自己是干嘛的?有多大能耐就干多大事,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欧洲的小俱乐部难道就不活了吗?过度依赖政府,和中国足球俱乐部过度依赖母公司和投资人一样,都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现象。
在欧洲,大多俱乐部的主场是俱乐部的,怎么经营是他们自己的事,不归当地政府管(本来也应该他们自己管)。而欧洲俱乐部的商业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他们在场地上花费的成本会很快通过其他渠道赚回来。中国足球“赚钱”的能力至今几乎为零,专业足球场就是一个稳赔的生意。
说白了,专业足球场会带来更多的现场感,但这不是一个刚需。为了一个不是刚需的东西,降低场地的利用率,又要花费额外的金钱,就目前来看,对各方都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事情。
观众离场地近,这是一把双刃剑
另外,专业足球场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观众和场地的距离过于近。这样一来,很可能会产生某些问题。
举个例子:虽然北京理工的主场不是专业足球场,而是学校的操场。但即使如此,观众看台和场地的距离就很近。加上场地比较小,所以观众席上的一些声音会清晰地传到场地上去。这样就引发了一些麻烦。
北理工的主场是学校操场,从而产生了有特色的“铁丝网看台”
2017年中乙联赛,北京理工主场对阵河北精英。当时河北精英的祝一帆吃到了一张红牌,离场过程中,北理工看台上有球迷对他进行了嘲讽。由于北理工的看台离场地非常近,球迷说了什么,祝一帆听得一清二楚。恼羞成怒的祝一帆迅速冲上看台,要跨过栏杆去揍那个球迷,被保安拦了下来。看台上的球迷不依不饶,依旧大声嘲讽着他。最终祝一帆几乎是被硬拽着离开了场地。
事后,祝一帆被中国足协停赛8场,罚款12000元。
球迷离场地太近,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容易被高速飞来的皮球击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德甲赛场,球门后面的看台前总有一张巨大的网,拦在观众和场地之间。这个网的作用就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而在英格兰等联赛中,甚至连这样的球网都没有。球迷们不怕被球砸,甚至球飞上看台后,还有球迷伸手去“扑救”或是直接来一记头球。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看比赛,而不是在球场里玩手机或者写作业。不然的话,球飞过来你都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打懵的。
德甲俱乐部主场球门后面往往有大网把观众隔开
你可能会问:打懵了能怎么样?这不是很正常嘛。当然,对于球迷来说是很正常。但我们的体育场里,也有许多看热闹的、被朋友拉来的、不太了解足球的、甚至来写作业的。这些人如果被球击中,他们可不会认为这很正常。万一再掉颗牙、打折一根手指什么的,再追着俱乐部或者球员讨要说法,这事情怎么处理?
在国外俱乐部也出现过这种事,一般都是球员送件签名球衣,表达一下歉意了事。但在中国,可能事情就不是这么好处理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种事不要发生。
在中国,有许多球场也像德甲联赛一样,拉起一张大网阻隔飞来的皮球。天津泰达足球场在举行足球比赛的时候,场地和观众席之间就拉起了网。北京工体虽然不是专业足球场,但跑道比较窄,也有这样的网。
虽然你可能看不见,但工体那两根杆之间,是一张几乎透明的大网
与德甲的不同在于:德甲只在球门后面设置大网,而中国赛场的大网都拉在两面主看台前。这是因为在中国,球门后面往往还有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所以球门后的看台一般离场地比较远,球大多数时间飞不过去,即使飞过去,也不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可是,在主看台前面拉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赛体验。虽然这些网都很细,网格也不是特别密,并不影响观众看清楚场上的细节,但与场地隔着这么一张网,总归不是很痛快。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一些中国球迷喜欢往场内投掷物品。虽然近年来这种事情越来越少,但依旧时有发生。我还记得几年前某个国内的体育场,上层看台的观众把充电宝往场地里扔,由于臂力不够,充电宝没扔进场地里,反倒掉落到下层看台,还砸伤了一个球迷的脑袋,让人家头破血流。
隔着跑道都阻止不了这些人,如果没跑道,他们估计就要上天了。人们总说英格兰球迷流氓如何如何,可是你很少见到英格兰球迷往场地里投掷物品去攻击客队球员和裁判。有的时候在英超比赛里,球员之间都有很凶狠的铲断,有的铲球甚至能把球员铲到广告牌上去。隔着广告牌就是英格兰球迷,他们连球员的惨叫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在这么近的距离下,他们再不满,无非也就是指指点点,骂上几句。如果发生在中国,你不知道会有什么人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所以就光从安全性这一条上看,专业足球场在中国就不会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