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俱乐部的邮箱里收到一封感谢信,邮件来自青海省某个乡镇的一所小学,发件人是一名1995年出生的体育老师,以及他的小球员们。
随信发来的还有几张孩子们的合影,从他们手上捧着的足球上,我们能依稀辨认出“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的字样。信中介绍了一支校园足球队,并感谢俱乐部在几年前为孩子们捐出的一箱足球。
由于绿城足球每年都组织各级队伍整理闲置的足球装备捐出,俱乐部工作人员也说不上来,这是在哪一次活动中捐出的足球。但我们仍然因为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感到欣慰,也被这份来自高原腹地的纯粹谢意,深深打动了。
“其实我们学校并非条件特别差,不至于说踢不上球,这次写信来,单纯是想表达感谢之意。”我们联系上发件人周玉函老师,他这样说道。
信中提到的尚什加小学位于西宁市周边的一个乡镇,距离西宁仅20公里路程。但学校并不大,只有四个年级,40来个学生,只能算是一个教学点。在周玉函来到尚什加小学前,学校没有男老师,更别提专门的体育老师了。出于自身对足球的热爱,周老师任教后,带着孩子们了解和接触足球,一支小学足球队就这样成立了。
这支足球队不仅横跨了四个年龄段,男女队员也混编在一起。由于只有10个队员,平时要打一场内部练习赛也不容易。周老师联系了多巴镇上所有的学校,终于找到一所有球队的学校,他带着孩子们赶去踢了一场交流赛。尚什加小学没有足球场,平时孩子们就在水泥地上训练,能在足球场上踢一场真正的比赛,孩子们显得很高兴。
(周玉函带着孩子们去附近学校踢比赛)
周玉函透露,他从小就喜欢足球,但一直是自己“瞎踢”,直到大学里进了院队,才接触到正规一些的足球训练。“北京有不错的球迷文化和足球气氛,但我倒也没能时常去看职业比赛,只是享受自己踢球的感觉。”
来到尚什加小学后,由于学校只有2名正式编制的老师,除了上体育课,周玉函还要兼任英语、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学。实际上,周玉函的大学专业和这些课程都没关系,他只能一边自己学,一边教孩子们。“一箱足球,20来个,我们踢了好几年。他们喜欢足球,我也喜欢。因为足球,我们度过了很多开心的业余时间。”
为了让孩子们和足球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周玉函也曾带着孩子们来到西宁市的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这里是青海省足球队的训练地,也是周玉函小时候踢过球的地方。他想让孩子们看看正规的场地,看看专业队是怎么训练的。
“有一次我带着绿城的足球去了基地,省队的孩子问我,叔叔你去过这个俱乐部吗?他说我去那里踢过比赛。”这让周玉函甚至有些心生羡慕,他在北京念书时,就知道绿城足球,知道这支球队独树一帜的风格,也知道它培养了很多青年球员。“所以我写这封信,想谢谢俱乐部,因为你们送来的这份心意,给了孩子们快乐的时光。”
(课后,周玉函和孩子们一起踢球)
【编后语】
收到信后,俱乐部已经和适龄梯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商议——听闻此前送给尚什加小学的这批足球已经破损较严重,俱乐部决定尽快为他们送去新的足球装备和训练器材,希望孩子们能继续感受足球的魅力,也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开展更多足球活动。
我们感谢足球,因为我们总是享受着足球带来的胜利和激情,和如此纯粹的快乐。我们也同样感谢这位95后老师,和他的队员们,感谢他们这样单纯地爱着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