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已经来到最后两场关键争冠赛事,本轮拜仁客战莱比锡没能提前结束悬念,科瓦奇的换边战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过格雷茨卡的进球被吹也实在是让拜仁上下很是无奈。另一方面,多特赢球将积分差距重新缩小到两分,接下来对战法兰克福将会是最后的生死之战。
【首发:胡梅尔斯回归,格纳布里科曼换边】
科瓦奇本场仍然保持了常规的4-2-3-1阵型, 在锋线上,与以往不同的是科瓦奇将科曼和格纳布里互换位置;中场方面,哈马、J罗还在医院养伤,蒂亚戈、格雷茨卡继续搭档;后卫线上,胡梅尔斯经历了伤病和轮换之后重新回到首发,搭档聚勒。
以过去的经验来看,格纳布里在左路的发挥并不比在右路差,有时还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顺足内切威胁球门;而科曼在右路可以更好地利用右脚的优势,简洁高效地突破完成传中,同样比较均衡的左脚也能为他提供内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在回追速度上相比格纳布里更有优势,考虑到维尔纳频繁出现在瓜迪奥拉时代这就已经是常见的情况了。
科曼格纳布里比较意外地出现了在首发中换位,这是本赛季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莱比锡持续高位逼抢,边路渗透成难题】
与以往一样,莱比锡仍然采用了更加拼命的逼抢态势,这也是这支青年军最大的亮点。开场之后莱比锡在拜仁控球时将进攻线大幅度前压,甚至能在拜仁后场形成围抢之势。这赛季的拜仁最怕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逼抢,无论是在利物浦、莱比锡还是勒沃库森,拜仁都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莱比锡一如既往地采取了针对性的高位逼抢
面对这样的逼抢,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大范围转移的方式转向对方的防守空当去做文章。在上半赛季首回合的较量中,我相信蒂亚戈魔术师般的发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场比赛同样是蒂亚戈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他能够在人群中将球分向空间更大的边路,而由于对方中前场过于前压,可以迅速地发动进攻通过对方中场。
蒂亚戈的大范围转移对于破解高位逼抢有非常好的作用
同样还是蒂亚戈,开场就制造了一次非常大的威胁(莱万再次吐饼……)
然而莱比锡的防守不仅限于中前场,他们将三条线的差距拉的非常开,尤其是防守线几乎一直留在禁区前沿,在球队反击的时候也绝不上前。而在中后场,拜仁球员拿球就会立即形成局部围抢,尤其是在克制拜仁突击主力——右路上,德姆也过去协防,将脏活累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莱比锡的后卫拖后,而波尔森、维尔纳和福斯贝里三人几乎和聚勒、胡梅尔斯在一起
而且莱比锡的防守也不止于此,由于这场裁判的尺度过于松,大部分情况下的犯规都没有进行符合规则的判罚,不仅仅是对于莱比锡,对于拜仁也是一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科曼和基米希组成的边路始终被压住没办法做出进一步的动作。
犯规主要集中在拜仁的右路
拜仁球权的丢失也同样在右路居多
结合双方犯规和丢失球权的位置来看,拜仁的右路被限制地非常死,很多时候都没办法深入到对方的禁区左右拿球完成传中。一起来看看在右路控球有多艰难吧。
基米希和科曼成为对方重点照顾对象
下半场刚开场,科曼在一次被犯规之后非常不满地向裁判投诉对方球员已经对他进行了四次犯规
而在另一端,阿拉巴和格纳布里也同样没有办法真正地深入到禁区附近完成传中。这主要得益于对方防守球员的及时落位和紧密跟防,本场克洛斯特曼和科纳特所在的一侧在防守上完成了6次拦截,使得阿拉巴的传中无法有效地传递到中路寻找插上球员。本场比赛中,拜仁总共尝试进行了22次传中,然而只有一次成功,这是非常罕见的数据,球员传中质量差、对方拦截及时都是原因。
克洛斯特曼和科纳特的拦截阻碍了拜仁左路的进攻
除此之外,拜仁在中路的渗透也被严看死守,莱万身边经常挂着一个又黑又壮的科纳特,而穆勒则被德姆和奥尔班盯地死死的。纵观全场,拜仁本场破天荒地出现了莱万过人成功次数高达6次的情况,而两个边路加起来才达到这个数字。但是莱万的过人大多发生在中圈附近,这意味着他在对方禁区前沿已经无法拿到球权,需要回撤到中路或者被挤压到边路才能有机会控制住自己脚下的球。
拜仁整场的成功过人都集中在中场、中路,边路的进攻实在是捉襟见肘
莱万的一次“边锋式”过人险些完成助攻
【防守端表现稳固,裁判又出争议判罚】
从莱比锡的进攻方向来看,他们的进攻大多数都想要往拜仁的右路发展,而以往多数的事实证明,基米希这确实是防守薄弱的一环。
莱比锡本场针对性地投入大量进攻到左路
在进攻端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拜仁的防守端这场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以往在进攻中频繁插上的格雷茨卡本场被科瓦奇安排了更重的防守任务,从触球热图来看几乎没有前插进入对方禁区,这也缓解了拜仁右路基米希插上进攻后留下的防守压力。
格雷茨卡留守后方给防守提供了保障
在右路防守中,基米希频频前插防守失位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场两场了。从对利物浦第一回合以及之后几场深度退防的联赛情况来看,如果把基米希按在中后场,进攻方面就会出现乏力的状况,需要让中场更多地参与进攻,然而面对一些退防足够快的球队,如果不能利用边路进攻仿佛就是一拳砸在墙上——自废武功。这样的利弊权衡之后,科瓦奇在之后的比赛中还是让基米希去完成更多的进攻任务,那留下的空当自然需要有人去补。
基米希丢失球权之后,科曼都帮助补位回追到底
不过格雷茨卡的防守如果说是亮眼的话,那么蒂亚戈的防守就可以说是覆盖全场了。本场蒂亚戈9次铲断全部成功,还有3次抢断,覆盖面积大家自行感受一下吧。
蒂亚戈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散布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
而昨天的中后卫组合,在防守中几次漂亮的铲断我相信也是给各位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
胡梅尔斯精确的铲断阻止了维尔纳横向带球移动
在这种双方防守都做的足够好,进攻都差一点的情况下,想要赢球就要看谁的失误更少。本场比赛唯一一个进球来自于格雷茨卡,在禁区外施射后,球打中莱万弹到了科曼脚下,科曼传中,科纳特解围失误,前插抢点的格雷茨卡再次垫射入网。
典型的“格雷茨卡式”进球
然而在中圈等待开球的时候,裁判听取var的建议后,没有去看视频回放直接吹掉了进球,之后视频裁判给出的回放显示,莱万处在越位位置。
莱万的越位在毫厘之间
赛后科瓦奇质疑了视频助理裁判是否在合适的时间按下了暂停,而球迷们更多地质疑了主裁为什么不在var和边裁判罚有冲突的情况下不去看回放就直接吹掉了进球。
【总结】
本场比赛科瓦奇在战术布置上将格纳布里和科曼的换位在进攻上没有收到太好的成效,就如文中所说,两边的传中成功只有1次拥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科曼在右路的防守贡献(尤其是回追速度和防守选位)也弥补了基米希的短板,这是格纳布里也不具备的。
而在临场换人的问题上,格纳布里在比赛后二十分钟体力不支已经是常态了,对位换上里贝里无可厚非;蒂亚戈的伤退让科瓦奇被动换上了拉菲尼亚,将基米希顶在后腰上,更大的原因在于基米希的防守和调度能力明显强于更年轻的桑切斯;而科瓦奇在罗本的使用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最后三分钟让他上场更像一个走过场的换人,罗老汉的唯一一脚打门就像还没热好身一样。
抛开裁判等因素,这场没有取胜很难说责任在谁,从精神面貌、战术执行程度来说,球员其实做的并不算太差;战术布置、调整上来说,科瓦奇也能够给一个及格。
最后,也祝贺老汉的德甲2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