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室是供运动员休息调整的栖身地,因涉及到球员隐私,往往对媒体公众开放甚少,而更衣室文化作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无形之中对球队产生着极大影响,可以说更衣室是神秘又是如此令人着迷。在国外,更衣室文化由来已久,称之为“locker-room culture”,包括室内的基础设施、制度规则和精神上的关系。更衣室更多的被视为球队团结一致的符号,但在充斥着荷尔蒙的空间里,有时候也能滋生出不安定分子。
总将建设俱乐部文化,或者是足球文化挂在嘴边,但一个“大文化”往往由无数形形色色的“小文化”拼成,如果非是从小及大,那么形成的文化很有可能只是虚有其表的空壳。放眼望去国外有着足球底蕴的俱乐部,无不是具有其鲜明的更衣室文化特色:AC米兰俱乐部的“圆桌骑士”颇有名声,在教练讲席前只有十个座椅是面对教练的,而多数人就必须站着听教练发言,因而这几个可以坐着的座椅往往是队内的权威所在,往往只有有话语权的米兰元老帮可以坐,尽管这种等级分明的制度一度为人所反对,但保证了米兰内部长期的稳定一致,也是在队内秩序的确立下,才有了米兰的兴盛不衰。
因此在建立更衣室文化的前提和目的往往都是确保内部团结,弗格森在队内往往以铁腕的方式治军,在弗爵爷初到曼联时,在他眼中的是一群酒鬼在更衣室酩酊大醉,于是在往后的带队中,弗格森发挥了其“吹风机”的威名,尤其在中场时间弗格森常会骂醒萎靡不振的球员,当然比赛之外的爵爷并非一贯疾言厉色,宽容与严厉是曼联更衣室不失稳定的原因之一。如何将更衣室的正面作用发挥到最大,就必须两手都要抓,一方面规范队内制度,需要教练甚至是队中有威望的权威球员引领更衣室,同时营造出和谐融洽而非剑拔弩张的氛围。
当然更衣室文化不应该只是成年队的风景,青少年更应该建立起独特的更衣室文化。就像前几年鲁能足校谭朝晖接受采访时坦言的那样,“足球的更衣室是有更衣室文化的,我们做了18年了,总要体现自己的文化,更衣室更是交流和沟通的地方,既然我们要与国际接轨,球队更衣室就要体现出我们鲁能青训的足球特色和独特的更衣室文化”。更衣室文化是球队的象征,更是青少年球员成长的推动力,一个健康的更衣室环境足以对球员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无法言语的裨益。
就像卡灵顿基地青训学院的更衣室中贴有梅西亲手擦拭球鞋的照片,借此告诫小球员们时刻保持谦逊。再者如切尔西更衣室中的新人“飙歌会”,有助于新球员的快速融入,那时候的蓝军似乎没有如今的混乱。而日本火爆的校园足球背后,球员更衣室也处处见温情的场景,当球队失利后小球员们往往痛哭流涕自责,教练们感谢激励球员们的场景无不让人动容。鲁能足校曾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当一个梯队夺得某想赛事冠军后,该梯队更衣室的名字就预支对应,就像是U17夺得了南非“未来者杯”冠军,该更衣室的名字就叫“未来者杯”更衣室,U15夺得了“耐克杯”冠军,那么U15队员的更衣室便叫做“耐克杯”更衣室,以此来激发出球员的集体荣誉感。
想要更衣室方面与国际一流接轨,尽可能地在基础设施和规范管理等硬性方面至臻至极只是更衣室文化的基础,而如何建成具有独立特色的文化才会发挥最大的价值,如何发挥出更衣室的精神作用才是更衣室文化的核心内涵。尤其对于青训事业来讲,更衣室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环境,曾经加里内维尔的十几条告诫话语张贴在卡灵顿基地青训的更衣室中,上面写满了曼联名宿对小球员的要求和期待,又像是狼队青训更衣室中“你会是下一个吗?”几个大字赫然贴在墙上。对于我们自家的更衣室而言,向欧美一流俱乐部那般专业靠拢,如何营造出一个具有我们文化特色的更衣室是专业化的必经之道。